【2025電腦組裝必看攻略】電源供應器怎麼挑?2025 最詳盡瓦數算法與規格比較,電腦組裝一次搞定!

【2025電腦組裝必看攻略】電源供應器怎麼挑?2025 最詳盡瓦數算法與規格比較,電腦組裝一次搞定!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7月2日
文章目錄
2025 主流電源供應器規格與價格參考
在開始計算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目前市面上不同等級的電腦配置,大致對應的電源供應器規格與預算。這能幫助你快速建立概念,了解自己的需求可能落在哪個區間。價格為市場浮動參考,實際請以店家報價為準。
配置等級 | 建議瓦數 | 80 Plus 等級 | 參考價格 (TWD) | 適合對象 |
---|---|---|---|---|
入門文書機 / 輕度遊戲 | 550W - 650W | 銅牌 (Bronze) | $1,800 - $2,500 | 預算有限,進行基礎的電腦組裝 |
中階主流遊戲機 (2K) | 750W - 850W | 金牌 (Gold) | $2,800 - $4,500 | 追求 CP 值,暢玩多數 3A 大作的玩家 |
高階電競機 (4K) | 850W - 1000W | 金牌 / 白金 | $4,500 - $7,000 | 追求極致效能,未來有桌機升級需求 |
頂級旗艦機 | 1200W+ | 白金 / 鈦金 | $7,000+ | 硬體發燒友,搭載頂規 CPU 與 GPU |
重點提醒: 上表為通用建議。若您選擇的顯示卡為 NVIDIA RTX 4080/4090 或未來 50 系列的頂規卡,建議直接參考 NVIDIA 官網 的建議瓦數,並優先選擇支援 ATX 3.0 的型號。
電腦的心臟:為什麼挑對電源供應器這麼重要?
許多新手在電腦組裝時,常常會將預算大部分投入在酷炫的 CPU 和顯示卡上,卻忽略了默默在角落付出的「電源供應器 (PSU)」。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迷思!
電源供應器就像電腦的心臟,負責將家裡的交流電,轉換成穩定、純淨的直流電,輸送給主機板、CPU、顯示卡、記憶體等所有精密零件。一顆劣質或瓦數不足的電源,可能會導致:
- 系統不穩: 在玩遊戲或高負載運算時,無預警藍屏、當機或自動重開機。
- 硬體損壞: 不穩定的電壓或電流可能永久損壞你昂貴的 CPU 或顯示卡,得不償失。
- 效能瓶頸: 即使擁有頂級硬體,供電不足也會讓它們無法發揮應有的全部實力。
- 噪音與高溫: 轉換效率差的電源會產生更多廢熱,導致風扇需要高速運轉,產生惱人噪音。
因此,投資一顆好的電源,不僅是為了穩定運作,更是為你整台電腦的財產安全買保險。這筆錢,絕對不能省!若遇到問題,尋求專業的電腦維修服務是必要的。
PSU 瓦數怎麼算?三步驟教你找出黃金瓦數
「我需要多少瓦的電源?」這是每個組裝玩家的必考題。別擔心,算法比你想像的簡單!我們不需要精算到每一瓦,只需要抓住功耗最高的兩個大戶:CPU 和顯示卡。
第一步:查出 CPU 和 GPU 的功耗
首先,查詢你選定的 CPU 和顯示卡的「TDP (熱設計功耗)」或「TGP/TBP (總顯示卡/主機板功耗)」。這些資訊通常可以在官網規格頁或權威科技媒體的評測中找到。例如,你想組一台搭載新世代處理器與顯示卡的電腦,可以參考 Core Ultra 與 Ryzen 9000 全系列規格表與選購懶人包 來了解 CPU 功耗,並搭配 顯示卡怎麼挑?5 分鐘教你看懂 2025 顯卡型號與規格! 來查詢顯卡功耗。
- 假設 CPU 功耗 (PL2) 約為:200W
- 假設顯示卡功耗 (TGP) 約為:350W
第二步:主要功耗相加
將這兩個數值直接相加,得到核心零件的基礎功耗。
$$ 200W (CPU) + 350W (GPU) = 550W $$
第三步:加上安全餘裕 (最重要!)
這是最多人忽略的一步!電腦的其他零件(主機板、記憶體、硬碟、風扇等)也需要電力,而且我們必須保留足夠的空間來應對「瞬間峰值功耗」。因此,我們需要加上一個安全係數。
一個黃金法則是:在基礎功耗上,額外加上 150W ~ 200W 的安全餘裕。
$$ 550W (基礎功耗) + 200W (安全餘裕) = 750W $$
計算結果出爐!對於這個組合,選擇一顆 750W 或 850W 的金牌電源,將會是非常穩妥且具備未來性的選擇。這不僅能確保穩定供電,也讓日後的電腦主機升級保留了彈性。
金牌、模組化是什麼?搞懂關鍵字不踩雷
挑選電源時,你會看到一堆讓人眼花撩亂的名詞。別怕,我們只挑最重要的三個來講解。
電源的心臟效率:80 Plus 認證
80 Plus 是一個衡量電源「轉換效率」的標準。簡單來說,一個 80 Plus 金牌認證的電源,在 50% 負載下能有 90% 的轉換效率,代表只有 10% 的電力變成廢熱浪費掉。等級越高,越省電、廢熱越低。目前市場以「金牌 (Gold)」為 CP 值首選。
整線的藝術:模組化設計
模組化決定了電源線材是否可以拆卸,影響你機殼內部的美觀與風道。
- 全模組化:所有線材都能拆,需要什麼接什麼,理線最乾淨。
- 半模-組化:保留主機板、CPU 等必要線材,其他可拆。是價格與彈性的好選擇。
- 非模組化:所有線材都連在一起,價格最便宜,但多餘的線材很佔空間。
迎接未來:ATX 3.0 與 PCIe 5.0
這是針對新世代高階硬體的電源新規範。如果你打算購買 NVIDIA RTX 40/50 系列或同等級的顯卡,強烈建議選擇支援 ATX 3.0 的電源。它能更好地應對顯卡瞬間的高耗電,並提供原生的 12VHPWR 接頭,供電更穩定、更安全。想深入了解,可以閱讀這篇 ATX 3.0 與 PCIe 5.0 電源供應器解析。
戰未來!為你的電腦主機升級預留空間
組電腦不僅是看當下,更要為未來打算。電腦科技日新月異,CPU 和 GPU 的功耗幾乎是每代都在成長。如果你現在將瓦數抓得「剛剛好」,可能兩年後想換張新顯卡,就會面臨電源不夠力的窘境,導致需要連同電源一起更換,反而花費更多。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第三步的「安全餘裕」如此重要。一個明智的電腦組裝策略,是在你計算出的瓦數基礎上,再往上跳一個等級。例如:
- 計算結果為 680W,建議直上 750W 甚至 850W。
- 計算結果為 810W,建議可以考慮 1000W。
多花的這一點預算,買到的是未來 3-5 年的升級彈性與安心。對於一台需要長期穩定運作的設備來說,這是非常划算的投資。無論是未來的桌機升級,或是突發狀況需要電腦維修,一顆體質好的高瓦數電源都能讓你省下不少麻煩。甚至當你需要系統安裝或筆電重灌時,也無需擔心桌機的穩定性問題。
電源供應器常見 Q&A
- 全模組化:所有線材皆可拆卸,理線最方便、機殼內最整潔,但價格也最高。
- 半模組化:僅提供主機板、CPU 等必要線材,其餘如顯卡、SATA 線材可自行增減,是彈性與價格的平衡點。
- 非模組化:所有線材都固定在電源上,價格最便宜,但多餘的線材會佔用機殼空間,理線較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