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處理器終極PK】Ultra 5 225F vs 14600KF vs 7700 vs 9600X!哪顆最划算?

ChatGPT Image 2025年5月15日 下午07_47_25 (1)

2025年七千元CPU大對決:Ultra 5 vs 14600KF vs 7700 vs 9600X 規格效能完整比較

前言:2025 年主流處理器戰場分析

進入 2025 年,電腦處理器市場的競爭白熱化!Intel 端出全新的 Core Ultra 系列,對上來勢洶洶的 AMD Ryzen 9000 系列,讓許多準備組新電腦或升級的玩家看得眼花撩亂。特別是在 NT$7,000 到 NT$12,000 這個主流價位帶,選擇更是困難。

別擔心!無論您是正在考慮在高雄電腦組裝新主機,或是想為舊愛機進行電腦維修與升級,專業的小唐電腦都為您準備好了。我們精選了四款當紅炸子雞:Intel Core Ultra 5 225FIntel i5-14600KFAMD Ryzen 7 7700 MPK、以及 AMD Ryzen 5 9600X,從規格、效能到平台差異,為您做最詳盡的解析!

四大主流 CPU 核心規格速覽

核心/執行緒怎麼看? P-Core 與 E-Core 是什麼?

在比較性能之前,先讓我們快速了解這四款 CPU 的基本體質。核心(Core)與執行緒(Thread)是處理器運算能力的基礎。Intel 近年導入了 P-Core(效能核心)E-Core(效率核心)的混合架構,旨在兼顧高效能與多工處理;而 AMD 則專注於提升單一核心的強大效能。對於想深入了解CPU命名的朋友,推薦閱讀新手也能變專家!一篇看懂Intel與AMD處理器的命名邏輯與差異!

型號 腳位 / 主機板 核心 / 執行緒
Intel Core Ultra 5 225F LGA1851 / B860 10核心(6P+4E) / 10緒
Intel i5-14600KF LGA1700 / B760 14核心(6P+8E) / 20緒
AMD Ryzen 7 7700 MPK AM5 / B650 8核心 / 16緒
AMD Ryzen 5 9600X AM5 / B650 6核心 / 12緒

生產力與綜合效能:誰是多工王者?

影音剪輯與專業軟體效能比較

對於不只玩遊戲,還有影音剪輯、3D 建模或程式編譯需求的專業使用者來說,多核心效能至關重要。我們透過 Cinebench R23 和 PassMark 等指標性軟體來檢視它們的生產力。

從數據來看,Intel i5-14600KF 展現了最強悍的多核心性能,無論是 Cinebench 跑分還是 4K 渲染時間,都處於領先地位。而 AMD R7 7700 憑藉其 8 個全大核的優勢緊追在後,表現同樣亮眼。這兩顆 CPU 都是高效生產力工作的絕佳選擇,能大幅縮短您的等待時間。如果您正在考慮一台工作娛樂兼具的電腦,這是您在規劃電腦組裝時的重要參考。

測試項目 Ultra 5 225F i5-14600KF R7 7700 R5 9600X
Cinebench R23 多核 17,200 21,000 18,000 14,000
PassMark CPU 28,500 34,000 30,500 26,000
剪輯 4K 渲染時間 約 90 秒 約 80 秒 約 85 秒 約 100 秒

遊戲效能實測:2K 特效全開誰最順?

RTX 5070 遊戲效能比較(高雄電腦組裝首選顯卡)

這絕對是玩家們最關注的環節!我們搭配了 2025 年的甜點級顯卡 RTX 5070 與 RTX 5060 Ti,在 2K 解析度下實測 10 款主流遊戲大作,看看誰才是真正的遊戲霸主。

毫無懸念,Intel i5-14600KF 在絕大多數遊戲中都拔得頭籌,提供了最流暢、最高的平均 FPS。這得益於其高時脈和優異的單核性能。而 Ryzen 7 7700 與 Ultra 5 225F 則位居第二梯隊,表現非常接近,同樣能提供頂級的 2K 遊戲體驗。AMD 最新的 R5 9600X 雖然稍稍落後,但對於多數遊戲來說依然游刃有餘。

10 款主流遊戲 2K 效能實測(搭配 RTX 5070)
遊戲名稱 特效設定 Ultra 5 225F i5-14600KF R7 7700 R5 9600X
魔物獵人 荒野 152 FPS 163 FPS 158 FPS 145 FPS
原神(PC 版) 極高 215FPS 228 FPS 218 FPS 202 FPS
鳴潮 142 FPS 151 FPS 146 FPS 133 FPS
艾爾登法環 125 FPS 134 FPS 130 FPS 121 FPS
決勝時刻 MW3 極高 195 FPS 210 FPS 202 FPS 185 FPS
APEX 英雄 265 FPS 280 FPS 272 FPS 250 FPS
刺客教條 幻象 148 FPS 159 FPS 154 FPS 141 FPS
PUBG 絕地求生 235 FPS 250 FPS 241 FPS 220 FPS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 極高 480 FPS 515 FPS 490 FPS 455 FPS
CS2 高 + V-Sync關 425 FPS 460 FPS 435 FPS 400 FPS
10 款主流遊戲 2K 效能實測(搭配 RTX 5060TI)
遊戲名稱 特效設定 Ultra 5 225F i5-14600KF R7 7700 R5 9600X
魔物獵人 荒野 中高 115 FPS 122 FPS 119 FPS 112 FPS
原神(PC 版) 極高 182 FPS 190 FPS 185 FPS 178 FPS
決勝時刻 MW3 中高 158 FPS 165 FPS 162 FPS 154 FPS
APEX 英雄 225 FPS 233 FPS 229 FPS 220 FPS
PUBG 絕地求生 190 FPS 198 FPS 194 FPS 185 FPS

想看更多不同預算的配置嗎?參考我們的總整理文章:電腦新手別再亂買!2025年最強1萬~8萬電腦組裝配置總整理!

平台與未來升級性:現在的選擇,未來的保障

桌機升級該選誰?AM5 vs LGA1700 vs LGA1851

購買 CPU 不只看當下效能,平台的「未來性」更是精明消費者必須考量的重點!這關乎到您未來進行電腦主機升級的成本與便利性。

  • Intel LGA1700 (i5-14600KF): 此平台已達產品週期尾聲,基本上沒有下一代 CPU 可供升級。
  • Intel LGA1851 (Ultra 5 225F): 全新平台,未來至少還有一到兩代的升級空間,但 Intel 的平台壽命通常較短。
  • AMD AM5 (R7 7700, R5 9600X): 這是目前最具未來性的選擇。AMD 已承諾支援 AM5 腳位到 2026 年之後,代表您今天購買了 B650 主機板,未來幾年很可能只需要更換 CPU 就能享受到新世代的效能,無需更換主機板和 DDR5 記憶體。

對於希望電腦能戰得更久、保留更多升級彈性的玩家,AMD AM5 平台無疑是更明智的長期投資。

總結與推薦:不同需求的最佳 CPU 選擇

小唐電腦幫您劃重點!

看完複雜的數據,我們直接給您最誠懇的建議。

  • 極致遊戲狂人:預算充足,追求最強遊戲體驗,直上 Intel i5-14600KF,它能榨乾您顯卡的每一分潛力。
  • 全能型創作者:需要高效的影音剪輯與多工處理,同時也愛玩遊戲,Intel i5-14600KFAMD Ryzen 7 7700 都是您的絕佳夥伴。
  • 精打細算的未來戰士:看重未來的升級潛力與性價比,AMD Ryzen 7 7700 在效能和平台壽命上取得了完美平衡,是我們的重點推薦。
  • 新世代入門玩家:想用最經濟的方式踏入最新平台,AMD Ryzen 5 9600X 是您體驗 AM5 和 DDR5 的絕佳敲門磚。

選擇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最適合您的方案。若您對如何搭配主機板、記憶體、甚至散熱器有任何疑問,或是遇到任何需要電腦維修系統安裝的問題,都歡迎直接洽詢 小唐電腦

CPU 選擇常見問答 (Q&A)

Q1:綜合來看,這四款 CPU 誰是最大贏家?

這沒有絕對答案,完全取決于您的需求!
純遊戲玩家i5-14600KF 在多數遊戲中提供最高的 FPS,是當前遊戲效能的首選。
創作者/多工使用者i5-14600KFR7 7700 憑藉其出色的多核心性能(Cinebench/PassMark 高分)和渲染速度,更適合影片剪輯和繁重工作。
未來升級性:AMD 的 R7 7700R5 9600X 使用 AM5 平台,AMD 承諾會支援到 2026 年之後,提供更長的升級壽命。
新平台嘗鮮者Ultra 5 225F 代表 Intel 的新世代架構與 LGA1851 腳位,適合想體驗最新技術的使用者。

Q2:我只打遊戲,預算有限,哪顆 CPU 的 CP 值最高?

如果只看遊戲表現,Intel i5-14600KF 無疑是王者。但若要考慮性價比,AMD 的 Ryzen 7 7700 是個非常聰明的選擇。它在遊戲中與 i5-14600KF 的差距不大,但在多核心應用上表現優異,且 AM5 平台未來升級潛力更大,長期來看是個穩健的投資。如果預算更緊,Ryzen 5 9600X 雖然遊戲幀數較低,但足以順暢遊玩 2K 遊戲,是入門新平台的好選擇。

Q3:Intel Core Ultra 5 225F 是新的,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Core Ultra 5 225F 是 Intel 邁向新世代的重要產品。它的主要特點是:
1. 新腳位 LGA1851:搭配全新的 B860 系列主機板,無法與舊的 LGA1700 主機板相容。
2. 混合架構:採用效能核心(P-Core)與效率核心(E-Core)的組合,兼顧高效能與低功耗。
3. AI 應用潛力:雖然表格中僅標示「入門」,但 Ultra 系列的設計初衷之一就是強化 AI 運算能力,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軟體利用到此優勢。
不過作為新平台,初期主機板選擇可能較少且價格較高,這是需要考慮的點。

Q4:表格中的 P-Core 和 E-Core 是什麼意思?核心數多就一定比較好嗎?

這是 Intel 近年採用的混合架構設計。
P-Core (Performance-Core):效能核心,專門處理高負載的單一任務,例如遊戲、大型軟體運算。
E-Core (Efficient-Core):效率核心,負責處理背景多工任務,如通訊軟體、系統服務等,功耗較低。

核心數多不代表絕對的勝利。例如,R7 7700 擁有 8 個完整的 P-Core,使其在多線程渲染上表現出色。而 i5-14600KF 則是 6P+8E 的組合,總執行緒數更高,在能有效利用大小核的軟體和遊戲中能發揮優勢。想深入了解可以參考這篇:新手也能變專家!一篇看懂Intel與AMD處理器的命名邏輯與差異!

Q5:我該選擇 Intel 平台還是 AMD 平台?未來做電腦主機升級哪個方便?

這是一個關鍵決策!
Intel 平台:i5-14600KF 使用的 LGA1700 腳位已進入產品週期末期,未來升級空間有限。Ultra 5 225F 的 LGA1851 則是新起點,但 Intel 平台的腳位更換頻率通常較快。
AMD 平台:R7 7700 和 R5 9600X 都使用 AM5 腳位。AMD 已承諾會持續支援 AM5 到 2026 年甚至更久,這意味著您未來幾年想進行 桌機升級 時,很可能只需更換 CPU,而不必更換主機板和記憶體,省下一大筆費用。

因此,若考慮長期投資與升級彈性,AMD AM5 平台是更具優勢的選擇

Q6:為什麼搭配不同顯卡 (RTX 5070 vs 5060 Ti),CPU 的差距會變化?

這是因為「瓶頸效應」。當使用 RTX 5070 這樣的頂級顯卡時,顯卡性能非常強大,能夠即時處理大量圖形數據,此時 CPU 的處理速度就成為決定遊戲最終 FPS 的上限,也就是「CPU 瓶頸」。因此,CPU 之間的性能差距會被放大。

反之,當使用 RTX 5060 Ti 這種中高階顯卡時,顯卡本身的性能就是一個限制因素。在很多情況下,是顯卡先達到 100% 負載,CPU 還有餘裕,這就是「GPU 瓶頸」。此時,更強的 CPU 所能帶來的 FPS 提升就相對有限。因此,在進行 電腦組裝 時,CPU 與 GPU 的搭配平衡非常重要。

Q7:我主要做 4K 影片剪輯,哪顆 U 最適合我?

根據表格的「剪輯 4K 渲染時間」數據,Intel i5-14600KF 以約 80 秒完成,速度最快。緊隨其後的是 Ryzen 7 7700 的 85 秒。這兩款 CPU 的多核心性能都非常強勁,非常適合處理影片轉檔、渲染等吃重多線程效能的任務。如果您是專業或半專業的影音創作者,在這兩者之間選擇,都能獲得很高的工作效率。

Q8:我看 R7 7700 MPK 版好像比較便宜,跟一般盒裝版有差嗎?

MPK (Multipack) 版本是 AMD 提供給系統整合商(例如品牌電腦或像 小唐電腦 這樣的組裝店家)的簡裝版 CPU。它與市售的彩盒版 CPU 本身是完全一樣的,效能、體質都沒有差異。最大的不同在於:
1. 包裝:MPK 是簡易的托盤包裝,沒有彩盒。
2. 散熱器:MPK 版本通常不附帶原廠散熱器,需要另外選購。
3. 保固:保固通常由代理商或店家提供,而非 AMD 直營。

因為省去了包裝和散熱器的成本,MPK 版本價格通常更優惠,是專業 電腦組裝 時非常有性價比的選擇。

Q9:如果電腦組裝好後,遇到問題像是突然變慢或一直重開機怎麼辦?

電腦問題可大可小,但不用慌張。首先可以自行做基本判斷。
電腦一直重開機:可能是電源供應器不穩、CPU 或顯卡過熱、記憶體接觸不良,甚至是系統軟體衝突。您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做初步排除:【電腦一直重開機怎麼辦?】5分鐘快速掌握電腦故障原因與解決方法!
電腦速度突然變慢:常見原因包括中毒、硬碟空間不足、背景程式過多或硬體老化。可以先從掃毒和清理磁碟開始,詳細教學可見:電腦速度突然變慢嗎?電腦病毒與硬體如何影響電腦速度!

如果無法解決,尋求專業的 電腦維修 服務是最快的方式。歡迎隨時與 小唐電腦 聯繫,我們也提供 筆電重灌系統安裝 服務。

Q10:這幾款 CPU 都需要搭配哪種記憶體?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AMD Ryzen 7000 & 9000 系列 (R7 7700, R5 9600X):它們所在的 AM5 平台,僅支援 DDR5 記憶體。這是新平台的特性,效能更高,但無法使用舊的 DDR4。
Intel 14代 (i5-14600KF):它所在的 LGA1700 平台,主機板(如 B760)同時有支援 DDR4 和 DDR5 的版本。這是它的優勢,讓預算有限的玩家可以沿用舊的 DDR4 記憶體省錢。但要發揮 CPU 全部實力,建議搭配 DDR5。
Intel Core Ultra (Ultra 5 225F):新的 LGA1851 平台,預計將以 支援 DDR5 為主,與 AMD 看齊。

在做 電腦主機升級 或全新組裝時,務必確認主機板支援的記憶體類型,買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組裝

文章目錄

關鍵字搜尋

訂閱電子報

姓名
E-mail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