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選購指南】固態硬碟怎麼挑?SSD壽命、品牌、散熱通通教你一次看懂

ChatGPT Image 2025年7月11日 下午03_18_50 (1)

固態硬碟怎麼挑?SSD壽命、品牌、散熱通通教你一次看懂(2025更新)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7月12日

2025 最新 SSD 固態硬碟規格與價格總表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硬體升級時刻!無論您是準備進行全新的電腦組裝,還是想為舊戰友來個桌機升級,選對一顆好的 SSD 固態硬碟,絕對是提升體驗最有感的一步。我們為您整理了市面上各大品牌(三星、美光、威剛、金士頓等)的主流型號,從入門 SATA 到頂規 Gen5,所有規格與價格一目瞭然。

PCIe Gen5 SSD (極致效能王者)

品牌 型號 容量 讀/寫速度(MB/s) 保固 價格(NT$)
威剛 XPG MARS 980Blade 2TB 14000/13000 五年 $6659
SK 海力士 Platinum P51 2TB 14700/13400 五年 $8581
金士頓 FURY Renegade G5 2TB 14700/14000 五年 $7599
美光 Crucial T705 (含散熱片) 2TB 14500/12700 五年 $7878
三星 9100 PRO 2TB 14700/13400 五年 $9599
微星 SPATIUM M580 FROZR 2TB 14600/12700 五年 $8490

PCIe Gen4 SSD (當前主流首選)

品牌 型號 容量 讀/寫速度(MB/s) 保固 價格(NT$)
威剛 XPG S70 BLADE 2T 7400/6400 五年 $4189
SK 海力士 Platinum P41 2TB 7000/6500 五年 $5350
WD 黑標 SN850X 2TB 7300/6600 五年 $4990
金士頓 KC3000 2TB 7000/7000 五年 $4250
美光 Crucial T500 2TB 7400/7000 五年 $4350
三星 990 PRO 2TB 7450/6900 五年 $5399

2.5吋 SATA SSD (舊機升級CP值之選)

品牌 型號 容量 讀/寫速度(MB/s) 保固 價格(NT$)
威剛 Ultimate SU800 512G 560/520 五年 $1499
WD Blue SA510 500GB 560/530 五年 $1250
金士頓 SKC600 512G 550/520 五年 $1490
美光 Micron Crucial BX500 500G 540/500 三年 $999
三星 870 EVO 500G 560/530 五年 $1899

*價格為參考價,實際售價請以小唐電腦門市報價為準。

核心建議(一):SSD 壽命與顆粒怎麼看?TLC vs. QLC 終極對決

認識NAND Flash顆粒:TLC 與 QLC

SSD 的核心是 NAND Flash 記憶體顆粒,它決定了硬碟的成本、效能和壽命。目前市場主流是 TLC (Triple-Level Cell)QLC (Quad-Level Cell)

  • TLC (三層儲存單元): 每個儲存單位能儲存 3 bits 的資料。它的優點是讀寫效能更穩定、壽命更長(更高的 TBW),是目前效能級 SSD 的主流選擇,非常適合做為系統碟或遊戲碟。
  • QLC (四層儲存單元): 每個單位能儲存 4 bits 的資料。優點是單位儲存成本更低,可以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大的容量。但缺點是理論寫入壽命較短,且在快取用盡後,持續寫入速度會大幅下降。

TLC 與 QLC 選購建議

該怎麼選?很簡單,看你的用途。如果你是重度遊戲玩家、影音創作者,或想將 SSD 作為安裝 Windows 的系統碟,那麼選擇 TLC 顆粒的 SSD 絕對是更穩妥的選擇。如果您只是需要一個大容量的倉庫來存放電影、備份資料,對寫入速度要求不高,那麼 QLC 的大容量 SSD 會是個性價比很高的選項。若需要專業的電腦維修與諮詢,小唐電腦的專家能給您最中肯的建議。

核心建議(二):容量要買多大才夠用?從遊戲玩家到創作者的需求分析

基本入門:512GB

在 2025 年,512GB 已經是系統碟的最低門檻。只安裝 Windows 作業系統和一些基本軟體可能還夠用,但只要多裝幾款 3A 大作(如《GTA 6》、《電馭叛客2077》),容量就會立刻捉襟見肘。對於預算極度有限的文書機電腦主機升級,這或許是個起點。

遊戲玩家主流:1TB ~ 2TB

對於絕大多數遊戲玩家而言,1TB 是最推薦的起跳容量,而 2TB 則能讓你更無後顧之憂。現在的遊戲動輒超過 100GB,一個 1TB 的 SSD 可以讓你同時安裝作業系統和 5-7 款大型遊戲。若您是 PS5 玩家,考慮到主機內建空間有限,直接擴充一顆高速的 2TB Gen4 SSD 幾乎是必備操作。

專業用戶與未來趨勢:4TB 或以上

如果您是影音創作者,需要處理龐大的 4K/8K 影片素材,或是喜歡收藏大量遊戲的數位倉鼠,那麼 4TB SSD 將是您的最佳夥伴。隨著遊戲和軟體容量持續膨脹,4TB 在未來幾年會逐漸成為主流。想了解更多硬體搭配,可以參考我們的1萬到8萬預算內 電腦主機菜單推薦!

PS5 擴充小提示

計畫為 PS5 擴充儲存空間嗎?請務必選擇符合官方規範的 PCIe Gen4 M.2 SSD,讀取速度建議至少 5,500MB/s,並且一定要加裝散熱片。許多品牌如 WD、Seagate、Samsung 都有推出專為 PS5 設計的型號,是無腦選購的好選擇。

核心建議(三):散熱片是智商稅嗎?Gen4/Gen5 高速 SSD 的散熱需求

為什麼高速SSD需要散熱?

當 SSD 全速運轉時,其主控制器和 NAND 顆粒會產生大量熱能。如果熱量無法及時散去,溫度過高時 SSD 會啟動「過熱降速保護機制」(Thermal Throttling),強制降低運作速度以避免損壞。這會導致您的高速 SSD 效能大打折扣,原本 7000MB/s 的讀取速度可能掉到 1000MB/s 以下,嚴重影響遊戲載入和檔案傳輸。

哪些 SSD 一定要裝散熱片?

  • PCIe Gen5 SSD: 絕對必要! Gen5 SSD 的功耗和發熱量極高,若沒有搭配厚實的散熱片甚至主動式風扇,幾乎無法穩定運作。
  • 高階 PCIe Gen4 SSD: 強烈建議! 尤其是讀取速度達到 7000MB/s 等級的型號,在進行密集的桌機升級後,加裝散熱片能確保效能完全釋放。
  • PCIe Gen3 & SATA SSD: 大多數情況下非必要。它們的發熱量相對溫和,機殼內有良好風道即可。

現在許多主機板的 M.2 插槽會自帶散熱片,選購前可以先檢查。若沒有,許多 SSD 品牌也提供內建散熱片的版本,或者可以另外購買。高效散熱不僅關乎效能,也與SSD長期運作的穩定性息息相關。電源供應的穩定性同樣重要,推薦閱讀ATX 3.0 與 PCIe 5.0 電源供應器解析來搭配您的高速SSD。

核心建議(四):品牌迷思與保固條款,選購 SSD 不踩雷的最後防線

品牌真的有差嗎?

確實有差。一線大廠如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SK 海力士(SK Hynix) 本身就是 NAND Flash 顆粒和主控制器的製造商,擁有最核心的技術,產品的品質和穩定性通常更有保障。其他品牌如 WD、金士頓(Kingston)、威剛(ADATA) 則透過整合各方資源,推出多樣化且具競爭力的產品。選擇知名品牌,除了是對品質的信任,也代表著更完善的售後服務。

保固是關鍵指標

SSD 的保固年限通常是 3 年或 5 年。一般來說,提供 5 年保固的產品,代表廠商對其用料和耐用度更有信心,通常也定位在較高階的市場。在預算許可下,優先選擇 5 年保固的型號,能為您的投資提供更長久的保障。無論是硬體故障,還是需要筆電重灌系統安裝等服務,可靠的保固和店家支援都至關重要。有任何問題,小唐電腦 隨時為您服務。

除了保固年限,也要留意保固條款中的 TBW (總寫入兆位元組) 限制。保固條件通常是「年限或 TBW 任一項先到期為止」。不過對一般使用者來說,要在保固年限內用盡 TBW 額度是非常困難的,不必過度焦慮。想了解記憶體如何搭配?可以參考我們的記憶體升級你搞懂了嗎?DDR4、DDR5 差在哪?

外部參考資料: 您可以前往 Samsung Semiconductor Global 官方網站查看其最新的SSD技術。

SSD 固態硬碟常見 Q&A

Q1:SSD上的「DRAM快取」是什麼?一定要買有DRAM的SSD嗎?

DRAM快取(DRAM Cache)是一小塊高速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用來暫存SSD的數據對應表(FTL)。擁有DRAM快取的SSD在處理大量零碎檔案時,效能與壽命表現通常遠優於沒有DRAM的(DRAM-less)SSD。對於需要頻繁讀寫、安裝作業系統或玩大型遊戲的玩家,強烈建議選擇有DRAM快取的型號,能顯著提升您的電腦主機升級體驗。

Q2:我可以把新的 Gen5 SSD 裝在只支援 Gen4 的主機板上嗎?

可以,PCIe具有向下相容的特性。您可以將Gen5 SSD安裝在Gen4或Gen3的M.2插槽中,但它的運作速度會被限制在該插槽的頻寬上限。例如,Gen5 SSD插在Gen4插槽,最高速度就是Gen4的理論值(約7,000MB/s)。這雖然無法發揮SSD的全部實力,但可作為未來升級的先行投資。

Q3:SSD 的壽命指標 TBW 是什麼意思?數值越高越好嗎?

TBW(Terabytes Written)指的是「總寫入兆位元組」,是製造商用來評估SSD壽命的官方指標,代表在保固期內,該硬碟可以承受的總寫入數據量。是的,TBW數值越高,通常代表該SSD採用更耐久的NAND Flash顆粒,理論壽命更長。一般日常使用下很難達到TBW上限,但對於專業工作者或重度使用者來說,這是個值得參考的耐用度指標。

Q4:QLC 和 TLC 顆粒的 SSD,遊戲玩家該怎麼選?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TLC(Triple-Level Cell)是更佳的選擇。雖然QLC(Quad-Level Cell)單位成本較低,容量可以做更大,但在持續寫入效能和壽命上不如TLC。遊戲的載入主要是讀取,兩者差異不大,但遊戲的安裝、更新過程涉及大量寫入,TLC能提供更穩定高速的體驗,是多數追求效能的玩家首選。

Q5:我的筆電 M.2 插槽好像比較短,是不是不能隨便買SSD?

是的,M.2 SSD有不同的物理尺寸,最常見的是「2280」(寬22mm, 長80mm)。但部分輕薄筆電或小型裝置可能會使用較短的「2242」或「2230」規格。在進行筆電重灌或升級前,務必先確認您裝置支援的M.2尺寸,避免買錯規格。如果不確定,可以查詢筆電型號的官方規格或諮詢 小唐電腦 的專業人員。

Q6:PS5 擴充 SSD 有什麼特別要求嗎?

PS5擴充SSD有嚴格要求:必須是PCIe Gen4 M.2 NVMe SSD,且官方建議的循序讀取速度至少要達到 5,500 MB/s。此外,由於PS5內部空間緊湊,SSD必須加裝散熱片,且含散熱片的總高度不能超過11.25mm。選購時,可以直接挑選包裝上標示「PS5 Ready」或「PS5相容」的產品,是最保險的作法。

Q7:SATA SSD 現在還值得購買嗎?

對於預算有限、或舊款只有SATA介面的桌機或筆電升級來說,SATA SSD 依然是個高CP值的選擇。它的速度雖然遠不及NVMe SSD,但對比傳統機械硬碟(HDD)仍有數倍的提升,能大幅改善開機、程式載入速度。作為遊戲資料碟或副系統碟,SATA SSD 依然非常夠用。

Q8:如何檢查我的 SSD 健康狀況?

您可以使用一些免費工具軟體來監控SSD的健康度,例如 CrystalDiskInfo。這類軟體可以讀取SSD的S.M.A.R.T.(自我監測、分析與報告技術)資訊,顯示健康狀態、溫度、總讀寫量等數據。定期檢查有助於在硬碟發生問題前及早發現,避免資料損失。若遇到問題,隨時可以尋求專業的電腦維修服務。

Q9:SSD 需要像傳統硬碟一樣進行磁碟重組嗎?

絕對不要。磁碟重組是針對傳統機械硬碟(HDD)的技術,透過重新排列檔案儲存位置來加快讀取臂的尋找速度。SSD的儲存原理完全不同,沒有機械讀寫頭,可以瞬間存取任何位置的資料。對SSD進行磁碟重組不僅沒有任何效能提升,反而會產生大量不必要的寫入,嚴重損耗其壽命

Q10:安裝新的 SSD 後,我該如何轉移我的 Windows 作業系統?

轉移作業系統(俗稱系統克隆)可以使用硬碟製造商提供的免費軟體(如Samsung Data Migration、Acronis for Crucial/WD)或第三方磁碟工具。過程是將舊硬碟的系統完整複製到新SSD上。不過,若操作不慎可能導致開機失敗。對於不熟悉的用戶,最穩妥的方式是進行全新的系統安裝,或是交由像 小唐電腦 這樣的專業店家處理,確保資料安全與系統穩定。

總結:為您的愛機挑選最速配的 SSD

看完以上的分析,相信您對如何挑選 SSD 已經有了全面的了解。總結來說,選購時請依循以下四大重點:

  1. 確認介面:是高速的 M.2 NVMe (Gen4/Gen5) 還是舊款的 2.5吋 SATA?
  2. 決定容量:根據您的遊戲和儲存需求,選擇 1TB、2TB 或更大的容量。
  3. 考量效能與散熱:高速 SSD 務必搭配散熱片,並依需求選擇 TLC/QLC 顆粒。
  4. 相信品牌與保固:選擇信譽良好且提供長年保固的品牌,讓您用得更安心。

硬碟升級是提升電腦整體效能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如果您在選擇上仍有疑問,或是在電腦組裝、安裝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都歡迎隨時聯繫 小唐電腦

小唐電腦擁有超過10年的電腦組裝與維修經驗,致力於為所有玩家與使用者提供最專業、最可靠的硬體解決方案與技術支援。我們親手測試過上百款SSD,深知效能與穩定性的重要,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真實經驗分享,幫助您做出最佳選擇。

組裝

文章目錄

文章標籤

關鍵字搜尋

訂閱電子報

姓名
E-mail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