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部落格
  • 電腦維修
  • 【2025 升級首選】電腦升級哪個最有感?專家建議 CPU/RAM/SSD 升級順序,一篇搞懂錢花在哪!

【2025 升級首選】電腦升級哪個最有感?專家建議 CPU/RAM/SSD 升級順序,一篇搞懂錢花在哪!

September 17,2025
ChatGPT Image 2025年9月17日 下午02_37_54 (1)

2025年電腦升級最有感的零件是什麼?CPU、RAM、SSD升級順序建議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9月17日

前言:為什麼我的電腦越來越慢?

「我的電腦才買兩三年,怎麼現在開個網頁、玩個遊戲都卡卡的?」這是我們在 小唐電腦 最常聽到的問題。隨著軟體更新、遊戲畫質提升,硬體需求也水漲船高。當您感覺電腦反應遲鈍時,往往不是它壞了,而是效能跟不上時代了。但電腦主機升級零件眾多,CPU、RAM、SSD 到底該先換哪個?這篇文章將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為您分析最有感的升級順序,讓您的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第一順位:SSD 固態硬碟 – 告別龜速,開機只要10秒!

為什麼 SSD 升級最有感?

如果您的電腦還在使用傳統的機械硬碟 (HDD),那恭喜您,升級 SSD 將是您最有感的投資,沒有之一!傳統硬碟像在找一張特定的 CD,需要機械臂轉動讀取;而 SSD 則是直接從晶片中讀取資料,速度是天壤之別。換上 SSD 後,您會立即感受到:

  • 秒速開機:Windows 載入時間從一兩分鐘縮短到 10-15 秒。
  • 程式秒開:點擊 Chrome、Office、Photoshop 等軟體幾乎沒有延遲。
  • 遊戲載入變快:進入遊戲場景、切換地圖的等待時間大幅縮短。

簡單來說,SSD 徹底改善了電腦日常操作的「體感速度」,這是為什麼我們將它列為桌機升級的第一優先。這項投資對於整體流暢度的提升,遠比更換昂貴的 CPU 或顯示卡來得更直接。

2025 年 SSD 選擇建議與未來趨勢

目前市場主流是 M.2 NVMe SSD,速度遠超傳統 SATA SSD。建議直接選擇 PCIe Gen4 的 SSD,容量至少 1TB 起跳,2TB 則是能滿足多數遊戲玩家和創作者的最佳選擇。對於追求極致效能的專業用戶,可以考慮最新的 PCIe Gen5 SSD,其讀寫速度甚至能破萬 MB/s,為未來的應用做好準備。

第二順位:RAM 記憶體 – 多工處理與遊戲流暢度的關鍵

記憶體不足會發生什麼事?

記憶體 (RAM) 是電腦的「暫存工作區」。當您開啟程式或檔案時,資料會先載入到記憶體中供 CPU 快速存取。如果記憶體不足,電腦就必須將部分資料暫存到速度慢很多的硬碟上,這會導致:

  • 畫面卡頓:玩遊戲或看影片時,畫面會突然停頓一下。
  • 多工遲緩:同時開很多個 Chrome 分頁、LINE、Discord 後,電腦就變得非常慢。
  • 程式無回應:在不同程式間切換時,需要等待很久。

如果您有以上困擾,那麼增加記憶體容量會是您的第二步升級選擇。想深入了解 DDR4 與 DDR5 的差異,可以參考這篇記憶體升級你搞懂了嗎?DDR4、DDR5 差在哪?

實際測試數據:16GB vs 32GB 遊戲 FPS 差異

在 2025 年,32GB 的 DDR5 記憶體已成為遊戲主機的標準配備。雖然 16GB 仍可運行大部分遊戲,但在場景複雜的 3A 大作中,32GB 能提供更穩定的遊戲體驗,尤其是在「1% Low FPS」的表現上,能有效減少最低幀數的掉落,也就是減少卡頓感。

遊戲 (1440p 特效全開) 16GB DDR5 平均 FPS 16GB DDR5 1% Low FPS 32GB DDR5 平均 FPS 32GB DDR5 1% Low FPS
Cyberpunk 2077: Phantom Liberty 105 62 108 75
Starfield 80 45 82 58

*此為模擬數據,實際表現因平台而異。

從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平均幀數差異不大,但 32GB 記憶體能顯著提升 1% Low FPS,這代表您的遊戲體驗會更加平滑穩定

第三順位:CPU 中央處理器 – 決定效能天花板

什麼時候才需要升級 CPU?

CPU 是電腦的大腦,負責所有運算。升級 CPU 通常是為了:

  1. 解放高階顯卡效能:當您換了 RTX 5070 等級以上的顯卡,但舊 CPU 處理速度跟不上,導致顯卡無法全力運作(俗稱 CPU 瓶頸)。
  2. 專業應用需求:影片轉檔、3D 渲染、程式編譯等吃重多核心效能的工作。
  3. 提升特定遊戲幀數:如《CS2》、《Valorant》等競技遊戲,以及《文明帝國》等策略遊戲,對 CPU 效能更敏感。

由於升級 CPU 常需連同主機板一起更換,成本較高,因此順位排在 SSD 和 RAM 之後。但若您有以上需求,升級 CPU 將會突破您電腦的效能天花板。

2025 年主流 CPU 選擇:Intel vs. AMD

2025 年的 CPU 市場由 Intel Core Ultra 200 系列與 AMD Ryzen 9000 系列主導。在中高階市場,AMD R7 9700XIntel Core Ultra 7 265K 是兩大熱門選項。

  • AMD R7 9700X: 憑藉 Zen 5 架構,在多核心效能與能耗比上表現優異,且 AM5 平台擁有較好的未來升級性,適合遊戲與生產力兼具的使用者。
  • Intel Core Ultra 7 265K: 擁有出色的單核心爆發力與強大的 AI 運算單元 (NPU),在遊戲和 AI 相關應用中表現亮眼。

不知道該怎麼選?可以參考我們的詳細分析文章:R5 7600、R5 9600X、R7 7700、R7 9700X 規格差異與用途推薦

特別篇:遊戲玩家的終極追求 – 顯示卡 (GPU)

對於熱愛遊戲的玩家來說,升級顯示卡 (GPU) 才是提升遊戲畫質和 FPS 最直接、最有感的方式。雖然前面的升級順序是針對「整體電腦流暢度」,但若您的唯一目標就是玩 3A 大作,那預算應優先投資在顯示卡上。

RTX 50 系列登場:DLSS 4.0 的威力

NVIDIA 最新的 RTX 50 系列顯示卡搭載全新 Blackwell 架構,並帶來革命性的 DLSS 4.0 技術。透過 AI 補幀,它能在不犧牲太多畫質的前提下,將遊戲 FPS 提升 2-3 倍,讓您用中階卡也能暢玩 4K 光追遊戲。如果您對遊戲畫面有極致追求,RTX 50 系列絕對是您的首選。您可以透過權威網站如 NVIDIA 官網 了解更多技術細節。

主流推薦:NVIDIA RTX 5060 效能實測

RTX 5060 8G 作為新一代的甜點級顯卡,是 1080p 和 1440p 解析度下的遊戲首選。讓我們看看它在《電馭叛客 2077》中的驚人表現:

設定 (1440p 特效全開) FPS 表現
光線追蹤:關閉 ~120 FPS
光線追蹤:開啟 / DLSS 4.0 品質 ~110 FPS
光線追蹤:開啟 / DLSS 4.0 品質 + 幀生成 ~180 FPS

*此為模擬數據,實際表現因平台而異。

開啟 DLSS 4.0 的幀生成後,遊戲流暢度獲得了飛躍性的提升。對於猶豫該如何挑選顯卡的玩家,這篇RTX 50系列來襲!從入門到旗艦,專家教你挑對卡不踩雷絕對能幫助您。

總結:電腦升級順序懶人包

我們將不同使用者的升級需求整理成下表,讓您一目了然!

使用者類型 第一優先 第二優先 第三優先
文書/上網使用者
(電腦老舊、開機慢)
SSD (最有感) RAM (升至16GB) -
主流遊戲玩家
(玩遊戲會卡頓)
SSD (若還在用HDD) 顯示卡 (GPU) RAM (升至32GB)
專業創作者/重度玩家
(追求極致效能)
CPU & 主機板 顯示卡 (GPU) RAM (升至64GB+)

重點提醒: 無論您想做哪種電腦組裝或升級,都歡迎先使用我們的線上估價系統,或直接聯繫 小唐電腦,我們在高雄電腦組裝領域擁有超過十年經驗,能為您提供最專業的建議。

想看更多升級實戰?

紙上談兵不過癮?想親眼看看 SSD 升級前後的速度差異,或是最新 RTX 5090 的實機風采嗎?

>> 前往小唐電腦 Shorts 頻道 <<

電腦升級常見 Q&A 問與答

Q1:我的電腦很舊了,還有升級的價值嗎?

這取決於您的電腦有多舊以及您的需求。一般來說,5-7 年內的電腦通常都值得進行部分升級。例如,將傳統硬碟(HDD)更換為固態硬碟(SSD)以及增加記憶體(RAM),就能帶來非常有感的效能提升,延長電腦壽命。但如果主機板或 CPU 已超過 7-8 年,可能無法支援最新的零件(如 DDR5 記憶體、PCIe 5.0 SSD),這時考慮整台電腦組裝可能是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建議可以先進行線上估價,或直接帶主機來給 小唐電腦 為您做專業的健檢與評估。

Q2:升級 SSD 後,原本的資料會不見嗎?

不會的,您可以放心。升級 SSD 通常有兩種做法:第一是「系統轉移」,我們會使用專業軟體將您舊硬碟的作業系統和所有資料完整複製到新的 SSD 上,開機後一切都跟原來一樣,只是速度變快。第二是「全新安裝」,也就是在新 SSD 上安裝一個乾淨的作業系統(俗稱筆電重灌或系統安裝),再將舊硬碟的個人資料(文件、照片等)手動複製過來。這種方式可以解決系統長久使用下來累積的垃圾檔案,讓電腦更順暢。無論哪種方式,您的寶貴資料都會被妥善保留。

Q3:記憶體 16GB、32GB、64GB 該怎麼選?

記憶體容量的選擇主要看您的用途。在 2025 年,16GB 是基本門檻,適合一般文書、上網、觀看影片和輕度遊戲。32GB 是目前的主流推薦,對於大多數 3A 遊戲大作、多開模擬器、實況直播或影音剪輯來說,32GB 能提供非常流暢的體驗,避免卡頓。64GB 或以上則主要針對專業工作者,例如需要處理高解析度影片、複雜 3D 建模或大量虛擬機的用戶。如果您不確定,選擇 32GB 是最保險且性價比最高的選擇,能滿足未來幾年的使用需求。

Q4:升級 CPU 一定要更換主機板嗎?

不一定,但機率很高。CPU 有所謂的「腳位」,必須跟主機板的「插槽」相容才能安裝。例如,Intel Core Ultra 200 系列使用 LGA 1851 腳位,就無法安裝在舊的 LGA 1700 主機板上。AMD 的 AM5 腳位雖然壽命較長,但如果您是從更早的 AM4 平台升級,也必須更換主機板。因此,CPU 升級通常是成本最高的電腦主機升級項目之一,因為它常常需要連帶更換主機板,有時甚至需要更換記憶體(如從 DDR4 換到 DDR5)。

Q5:只玩 LOL 或 Valorant 這類遊戲,需要升級顯卡嗎?

對於《英雄聯盟》、《特戰英豪》這類電競遊戲,它們對硬體的要求相對較低,更看重高 FPS(幀率)的穩定性。如果您目前的顯示卡能穩定提供超過您螢幕更新率(例如 144Hz)的 FPS,那麼升級的急迫性就不高。這時,升級 CPU 或記憶體可能對穩定 1% Low FPS 更有幫助。但如果您想在高畫質設定下體驗極致流暢,或者未來想嘗試《Cyberpunk 2077》這類光追大作,那麼升級到 RTX 5050 或 5060 這樣的入門級新卡,依然能帶來顯著的畫質與流暢度提升。

Q6:自己買零件升級跟找店家處理有什麼差別?

自己 DIY 升級的樂趣在於過程和省下組裝費,但前提是您需要具備足夠的電腦知識,包括零件相容性判斷、安裝技巧以及故障排除能力。若安裝不當,可能導致零件損壞且失去保固。找像 小唐電腦 這樣的專業店家處理,優點是省時省力且有保障。我們會為您提供最適合的電腦菜單建議,確保所有零件 100% 相容,並進行專業的安裝、整線與壓力測試,確保系統穩定。更重要的是,我們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與高雄電腦維修支援,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快速解決。

Q7:升級零件後,電源供應器需要一起換嗎?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但常被忽略的問題。特別是升級 CPU 或顯示卡時,一定要重新評估功耗。例如,從 GTX 1660 升級到 RTX 5070,功耗可能增加超過 100W。如果您的電源供應器瓦數不足或品質不佳,輕則電腦不穩、自動重開,重則可能燒毀零件。建議在升級前,先計算新零件的總功耗,並保留至少 100-150W 的餘裕。若不確定,可以參考我們的電源選錯,小心燒卡!ATX 3.0 與 PCIe 5.0 電源供應器解析文章,或直接洽詢專業意見。

Q8:如何判斷我的電腦是哪個零件太慢,造成瓶頸?

您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觀察和工具來判斷。開機、載入遊戲或開啟大型軟體很慢,幾乎可以肯定是傳統硬碟(HDD)的問題,升級 SSD 是首選。玩遊戲時畫面會突然卡一下,或多開網頁、程式就變慢,通常是記憶體(RAM)不足。玩遊戲時,GPU 使用率一直很高 (99-100%),但 CPU 使用率偏低,代表瓶頸在顯示卡;反之,若 CPU 使用率滿載而 GPU 使用率上不去,則是 CPU 效能不足。您可以使用 Windows 內建的「工作管理員」或 MSI Afterburner 等軟體來監控各零件的使用率,找出效能瓶頸。

Q9:M.2 NVMe SSD 和 SATA SSD 速度差很多嗎?

是的,速度差異非常大。傳統 SATA SSD 的讀取速度極限大約在 550MB/s。而主流的 M.2 NVMe PCIe Gen4 SSD,讀取速度可以輕鬆達到 5000-7000MB/s,最新的 PCIe Gen5 甚至能超過 10000MB/s。雖然在日常開機或玩遊戲的「體感」上,從 SATA SSD 升級到 NVMe SSD 不如從傳統硬碟(HDD)升級到 SSD 那麼天翻地覆,但在處理大型檔案傳輸、影片剪輯素材載入等專業應用上,NVMe SSD 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考量到現在兩者價差不大,直接選擇 M.2 NVMe SSD 是更具未來性的桌機升級選擇

Q10:聽說 AMD 的 3D V-Cache CPU 很適合玩遊戲?

是的,AMD 帶有「X3D」後綴的 CPU,如 R7 7800X3D 或未來的 R9 9950X3D,確實是目前市場上最強的遊戲處理器之一。它們透過堆疊大量的 L3 快取記憶體(3D V-Cache 技術),讓 CPU 能更快地存取遊戲資料,大幅減少對主記憶體的依賴,進而顯著提升遊戲中的平均 FPS 和 1% Low FPS 表現,讓畫面更穩定流暢。如果您的預算充足,且主要需求是極致的遊戲體驗,那麼選擇 X3D 系列的 CPU 絕對是頂級之選。但若您有大量的生產力或多核心應用需求,那麼標準的 X 系列 CPU(如 R9 9950X)可能在這些方面表現更均衡。

想看更多電腦組裝的實際成品?歡迎前往我們的頻道觀看!

從 RGB 燈效的酷炫海景房,到低調沉穩的專業工作站,我們為每位客戶打造獨一無二的客製化電腦。想找尋您的組裝靈感嗎?歡迎前往我們的頻道觀看各種不同風格與預算的電腦菜單實際成品!

結語:立即諮詢,讓您的電腦重獲新生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您對電腦主機升級已經有了更清晰的方向。無論是想體驗 SSD 的秒速快感,還是追求 RTX 50 系列的極致光影,正確的升級都能讓您的舊電腦脫胎換骨。如果您還是不確定如何選擇,或懶得自己動手,歡迎隨時聯繫專業的 小唐電腦 團隊!

立即諮詢

關於 小唐電腦 團隊

小唐電腦 擁有 10 年以上組裝與維修經驗,專注於為遊戲玩家、專業工作者打造高效能、最穩定的客製化電腦。從效能調校到散熱優化,我們嚴格把關每一台主機,並提供完整售後支援,成為您最值得信賴的電腦夥伴。

組裝

文章目錄

關鍵字搜尋

訂閱電子報

姓名
E-mail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