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電腦常見問題】打遊戲一定要用高刷新率螢幕嗎?一篇解析電競螢幕規格差異!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7月4日
本文目錄
「打 Game 真的有必要換到 144Hz 螢幕嗎?」、「4K 跟 2K 玩起來到底差多少?」這些是無數玩家在升級裝備時的共同疑問。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電競螢幕,各種規格參數讓人眼花撩亂。別擔心!今天 小唐電腦 就來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解析,幫助你釐清觀念,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戰鬥夥伴!
電競螢幕規格與價格帶速覽
我們將常見的電競螢幕規格整理成下表,讓您對刷新率、解析度與價格帶有一個快速的了解。請注意,價格會因品牌、面板種類、附加功能而有很大差異,此表僅供參考。
規格等級 | 刷新率 (Hz) | 主流解析度 | 適合遊戲類型 | 預估價格帶 (TWD) |
---|---|---|---|---|
入門級 | 60-75Hz | 1080p (FHD) | 策略、RPG、休閒遊戲 | $3,000 - $6,000 |
主流電競 | 144-180Hz | 1080p / 1440p (2K) | FPS、MOBA、賽車 | $6,000 - $15,000 |
高階競技 | 240-360Hz | 1080p / 1440p (2K) | 專業級 FPS 電競 | $12,000 - $25,000 |
畫質旗艦 | 120-165Hz | 2160p (4K) | 3A 劇情大作、視覺饗宴 | $18,000 以上 |
核心建議一:刷新率 (Hz) 越高越好?釐清 FPS 與 3A 遊戲需求
高刷新率:FPS 競技玩家的入場券
對於《Valorant》、《APEX Legends》或《CS2》這類快節奏的第一人稱射擊 (FPS) 遊戲來說,答案是肯定的。高刷新率 (Refresh Rate) 代表螢幕每秒能更新畫面的次數。144Hz 的螢幕每秒能顯示 144 幀畫面,而 60Hz 只能顯示 60 幀。更高的刷新率意味著:
- 畫面更流暢:快速轉動視角或移動時,畫面卡頓感、撕裂感明顯減少。
- 動態更清晰:高速移動的敵人輪廓更清晰,減少動態模糊 (Motion Blur)。
- 反應更即時:你看到的資訊更「新」,能讓你比對手早零點幾秒做出反應。
可以說,從 60Hz 升級到 144Hz,對 FPS 玩家的體驗提升是革命性的。這也是為什麼專業電競選手普遍使用 240Hz 甚至 360Hz 的螢幕。
3A 大作與家機平台 (PS5/Xbox):60Hz 以上就很享受
但如果你主要玩的是像《巫師3》、《電馭叛客2077》或《艾爾登法環》這類注重畫面細節與沉浸感的 3A 劇情大作,那麼極致的刷新率就不是首要之務。在這些遊戲中,能穩定維持在 60 FPS 以上,搭配好的解析度和色彩表現,就能獲得非常棒的體驗。對於 PS5 或 Xbox Series X/S 玩家來說,由於主機性能和 HDMI 傳輸的限制,目前遊戲最高也只支援到 120Hz,因此選購超過 120Hz 的螢幕對於家機並無額外效益。
核心建議二:解析度與尺寸的黃金組合,2K 才是甜蜜點?
解析度決定了畫面的精細度。越高的解析度,像素點越多,看到的圖像就越清晰銳利。
.png)
主流解析度大解析
- 1080p (Full HD / 1920x1080):入門首選,對顯卡要求較低,容易達到高幀率。適合 24 吋以下的螢幕,若尺寸再大,顆粒感會變重。
- 1440p (2K / QHD / 2560x1440):當前的「甜蜜點」。畫質比 1080p 大幅提升,又不像 4K 那樣對顯卡造成巨大負擔。是 27 吋螢幕的黃金搭檔,能在畫質與效能間取得完美平衡。
- 2160p (4K / UHD / 3840x2160):畫質的頂點。提供無與倫比的細節,適合 32 吋以上的大螢幕。但缺點是想在 4K 解析度下流暢執行遊戲,需要頂級的顯示卡,對電腦組裝的預算要求極高。
在考慮解析度的同時,也必須評估您的顯卡效能。一張好的顯示卡是順暢遊戲體驗的基礎,若您不確定該如何挑選,可以參考我們的顯示卡怎麼挑?5 分鐘教你看懂 2025 顯卡型號與規格!文章。
核心建議三:面板技術決勝負!IPS、VA、TN 怎麼選?
螢幕面板是決定色彩、對比度和反應速度的關鍵核心。不同的面板技術各有優劣,選擇哪種取決於你的主要需求。
三大面板技術優缺點比較
- IPS (In-Plane Switching):
- 優點:色彩還原度最準確、可視角度最廣(從側面看也不太會變色)。
- 缺點:早期反應時間較慢、對比度較低(黑色不夠深邃,俗稱漏光)。
- 適合:對畫質色彩有高度要求的玩家、創作者、3A 遊戲愛好者。現在的 Fast-IPS 技術已大幅改善反應時間。
- VA (Vertical Alignment):
- 優點:對比度最高,能呈現深邃的黑色,漏光控制較佳,沉浸感強。
- 缺點:反應時間是三者中最慢的,高速畫面下較易產生拖影。
- 適合:喜歡看電影、玩恐怖或暗場景多遊戲的玩家。曲面螢幕多採用 VA 面板。
- TN (Twisted Nematic):
- 優點:反應時間最快、成本最低,最容易達到極高的刷新率。
- 缺點:色彩表現與可視角度是三者中最差的。
- 適合:追求極致反應速度的硬派 FPS 競技選手,對畫質要求不高。
總結來說,現階段 IPS 面板是綜合表現最全面的選擇,兼顧了色彩與日漸提升的反應速度,成為市場主流。若預算有限或需要專業電腦維修升級建議,小唐電腦 的團隊很樂意協助您進行評估。
核心建議四:G-Sync/FreeSync 與其他關鍵技術,魔鬼藏在細節裡
除了三大核心規格,一些輔助技術同樣對遊戲體驗至關重要。
同步技術:告別畫面撕裂的救星
當你顯卡輸出的遊戲幀數(FPS)和螢幕的固定刷新率(Hz)不一致時,就會發生惱人的「畫面撕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NVIDIA 和 AMD 分別推出了同步技術:
- NVIDIA G-Sync:需要螢幕內置專用晶片,效果穩定出色,但螢幕價格通常較高。
- AMD FreeSync:基於開放標準,螢幕無需額外晶片,價格更親民。
現在許多 FreeSync 螢幕也能通過「G-Sync Compatible」認證,在 NVIDIA 顯卡上開啟同步功能。購買前務必確認螢幕是否支援 G-Sync 或 FreeSync,這對流暢遊戲體驗至關重要。相關資訊可參考 NVIDIA 官方 G-Sync 螢幕列表。
HDR (高動態範圍)
HDR 技術能讓遊戲畫面的亮部與暗部細節更豐富,色彩更生動。在支援 HDR 的遊戲中,光影效果會更加真實,帶來電影級的視覺震撼。雖然不是必需品,但絕對是提升沉浸感的一大利器。
若您的電腦遇到任何軟硬體問題,例如需要筆電重灌或系統安裝來優化效能,才能發揮新螢幕的全部實力,小唐電腦 都能提供專業服務。
電競螢幕常見 Q&A,十大疑問一次解答
Q1: 螢幕 60Hz 跟 144Hz 玩遊戲真的差很多嗎?
絕對有感!尤其是在 FPS 射擊遊戲或賽車遊戲中,144Hz 能提供比 60Hz 更流暢的畫面,減少動態模糊,讓您能更快地看見並反應。從 60Hz 升級到 144Hz 的體驗,就如同從頓挫感重的影片跳到絲滑流暢的電影,對於競技型玩家來說,這種差異足以影響勝負。
Q2: 我的電腦顯卡不夠好,有必要買高刷新率螢幕嗎?
這要看情況。如果您的顯卡跑遊戲連穩定的 60 FPS 都有困難,那升級到 144Hz 螢幕的效益就不大。建議您優先考慮進行桌機升級,特別是顯示卡。若您有預算考量,或需要專業的電腦主機升級建議,可以隨時諮詢 小唐電腦。
Q3: 什麼是反應時間 (ms)?越低越好嗎?
是的,反應時間(單位是毫秒 ms)代表螢幕像素從一個顏色轉變到另一個顏色的速度。時間越短,高速移動的物體邊緣殘影(俗稱鬼影)就越不明顯。對於電競螢幕,建議選擇 5ms (GtG) 以下的規格,而 1ms 則是頂尖玩家的首選。
Q4: 曲面螢幕跟平面螢幕哪個比較好?
曲面螢幕能提供更好的沉浸感,因為螢幕邊緣的畫面更貼近您的視野範圍,尤其是在 27 吋以上的大螢幕效果更明顯。但對於需要精準直線判斷的專業繪圖或設計工作者,平面螢幕可能更適合。玩遊戲純粹是個人偏好,沒有絕對好壞。
Q5: 我有必要為了玩遊戲直上 4K 螢幕嗎?
不一定。4K (2160p) 解析度能提供極致細膩的畫質,適合玩 3A 級的劇情大作。但要驅動 4K 並維持高幀率,需要非常高階的顯示卡,成本極高。目前 2K (1440p) 解析度搭配高刷新率,被認為是畫質與效能之間最平衡的「甜蜜點」,也是多數玩家的首選。
Q6: 螢幕的連接埠好多種,我該用哪個?
為了啟用高刷新率和 G-Sync/FreeSync 功能,請務必使用 DisplayPort (DP) 連接埠。雖然 HDMI 較新的版本 (2.1) 也支援高刷新率,但 DP 仍是 PC 遊戲玩家最穩定可靠的選擇。如果您不確定各種接頭的差異,可以參考這篇如何分辨 D-Sub、DVI、HDMI、DP的詳細教學。
Q7: 常常聽到的 HDR 是什麼?對遊戲重要嗎?
HDR (High Dynamic Range) 高動態範圍,能讓畫面亮部更亮、暗部更深邃,並展現更豐富的色彩層次。在支援 HDR 的遊戲中(如《電馭叛客 2077》),開啟後的光影效果和場景真實感會大幅提升。它不是必需品,但對於追求極致視覺饗宴的玩家來說,是個很棒的加分項。
Q8: OLED 螢幕適合打遊戲嗎?
OLED 螢幕擁有極致的對比度(純粹的黑)、鮮豔的色彩和近乎瞬時的反應時間,遊戲體驗非常震撼。但它主要的缺點是價格昂貴,以及長時間顯示靜態畫面(如遊戲介面)可能會有「烙印」風險。不過,新型的 OLED 螢幕都加入了保護機制來降低此風險。
Q9: 為什麼我的 PS5 沒辦法跑到 144Hz?
這是因為 PS5 主機的硬體與系統限制。目前 PS5 的 HDMI 2.1 輸出,最高支援 4K 120Hz 的更新率。即使您購買了 144Hz 或更高刷新率的螢幕,連接 PS5 時最高也只能以 120Hz 運行。高刷新率主要是 PC 平台的優勢。
Q10: 玩遊戲時畫面會撕裂怎麼辦?是不是螢幕壞了?
畫面撕裂通常不是螢幕故障,而是因為顯示卡輸出的幀數(FPS)與螢幕的刷新率(Hz)不同步造成的。解決方法就是開啟 G-Sync (NVIDIA) 或 FreeSync (AMD) 功能,讓螢幕刷新率去動態匹配顯卡的輸出幀數,就能獲得平滑無撕裂的遊戲畫面。若問題持續,可能需要尋求專業的電腦維修服務來檢查硬體或系統設定。
結語: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電競螢幕?
總結來說,「打遊戲是否一定要用高刷新率螢幕?」的答案是:看情況而定。你需要誠實地評估三件事:
- 你最常玩的遊戲類型是什麼?(FPS 競技 vs. 3A 劇情)
- 你的硬體(特別是顯卡)能否發揮螢幕的全部潛力?
- 你的預算有多少?
搞懂這三點,再對照本文提到的規格解析,你就能做出最明智的選擇,把錢花在刀口上。選購螢幕是一門大學問,更是電腦組裝流程中攸關體驗的重要一環。如果你還是感到困惑,或想獲得客製化的菜單建議,歡迎隨時聯繫我們。